《长江信息报 》2015年2月5日讯 记者 丁瑜
在岳阳,有这样一群孩子,他们放学回家,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;周末在家,没有爸爸辅导作业。他们是留守儿童,在没有父母依赖的日子,怀着那一份孤单的思念,坚强地成长着。春节即将来临之际,记者采访了几位留守儿童,聆听他们的新年愿望。
“希望爸爸妈妈平安回家”
□讲述人:小依,12岁
小依今年12岁,在城区一所小学读六年级,父母均在广东打工,姐姐上高三。记者见到她时,她正在新华书店看书。
“我每天都会一个人搭公交车来看书,然后再回家。”小依告诉记者,她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。放寒假了,姐姐还在学校上课,她自己就一个人来书店看书。
当被问到想不想父母时,她毫不掩饰地说:“说不想爸妈那是假的,好在每周可以用姐姐的手机给妈妈打下电话。”更令她高兴的是,新年快到了,马上就可以见到爸妈了。
平日里,给妈妈打电话,是小依最喜欢做的事。“我还是去年过年的时候看到过他们的,很想他们的时候就打电话给妈妈。”小依说,希望新年快点到来。关于新年的心愿,懂事的她说,“希望爸爸妈妈回来的路上平平安安。”“最烦恼的是,奶奶总是用洗衣皂给我洗头发。有的英语题目我不会做,问奶奶,她更加不知道。”小依告诉记者,这样对自己的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,“我希望爸妈能够留在岳阳工作,每天放学都能看到他们,让他们和班上其他同学的爸妈一样辅导我的学习。”
“我想早点过年,早点长大,去考到广东读大学,就可以和爸爸妈妈天天在一起了。”小玲异常成熟懂事的话语,让人心酸动容。
“我不希望收到爸妈的礼物”
□讲述人:李博,11岁“前几天爸爸给奶奶打电话说过年不回家了,等到过完春节了再回来,因为现在买不到车票。”今年11岁的李博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,一点都不期待。
李博说,之前自己还和好朋友李云说很快父母就从广东回来了,肯定会给自己买很多好吃的和礼物,自己还邀请了他过年到家里来玩,结果爸妈突然来电话说不回家了,这让他很失望。“我都不知道怎么和李云说。”说到这,他的眼神很受伤。“我不知道为什么爸妈不能早点买票回来,难道赚钱比我重要吗?”对于父母春节不能回来,小小年纪的他,很不理解。他告诉记者,有时候,他很想父母,但父母不打电话给他,他也不愿意主动打给父母,“有时候有点恨他们,他们一点都不关心我,每次都只问我成绩,考了多少分!”
“期中考试的时候,爸爸说只要我考了班上前5名,就会回来看我。”李博说,可是自己真的考到了班上第三名,爸爸却说因为工作繁忙,抽不出空回家一趟,这让他一时很伤心。“他们都是骗子!”他告诉记者,这次考试自己成绩也不错,但他还是不开心。后来,他又告诉记者,“我的新年愿望就是不希望收到父母的礼物,只希望他们能够快点回来!”
“希望孩子走和我们不一样的路”
留守儿童期盼父母早点回家,而在外打工的父母们,也同样想着家中的孩子。在南湖大道附近的一处工地上,记者见到了正在工地上忙活的陈先生。陈先生老家在湖北,常年在外地打工,去年他和妻子随工程队来到岳阳一家工地打零工。
“没办法,我们那边田地不是很多,赚不了多少钱啊,必须得出来打工。”陈先生告诉记者,家里有两个孩子,一个在上初中,一个在上小学,“每次接到孩子的电话都很心疼,他们在电话里都说想爸妈了,但我们却无能为力。”陈先生说,只希望孩子能够认真读书,将来有出息,不走和自己一样的老路。
不过,一想到要过春节了,陈先生脸上又露出开心的笑容。“我儿子和女儿好早就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过年了!”陈先生笑着告诉记者,工地上还有几天活干,马上就要发工钱了,发了工钱后将连夜赶回家。“湖北离岳阳近,车票好买。虽然辛苦点,但收入还可以。我和妻子平均一个月下来,大概有万把块的收入。”陈先生告诉记者,马上就要回家了,他打算给孩子买一些新年礼物。
“吃的、喝的在家就能买到,得买点对孩子学习有用的东西。”陈先生说,小儿子开学上四年级,准备给孩子带一部步步高点读机。而读初二的大女儿一直吵着要一台手机,这次打算满足她这个愿望。
心理专家: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成问题
“相对其他父母在身边的孩子,留守儿童的问题相对多点。”郭镇小学担任班主任的陈艳告诉记者,班上留守儿童很多,大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,多数的留守儿童都异常的沉默寡言,长期缺席的父爱和母爱让其或多或少存在些许的自卑和叛逆,有些甚至存在些许的心理问题,而这些,急需被家长乃至社会所重视。
“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,不仅仅是对孩子生活的抚养,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和心理品质的培养。”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钟鹏表示,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依赖和信任的人,对孩子的影响更多的是心灵的影响,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。
李钟鹏表示,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,孤单的留守,内心没有稳定的依靠。许多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替代父母的角色,因祖父辈大多思想观念比较陈旧,多采用溺爱或偏执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,隔代教育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。父母在生活中的缺位,严重地影响到了留守儿童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的形成。
家庭教育的缺位,亲情关爱的缺失,是导致“留守儿童”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。李钟鹏建议,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可以定期开展关爱“留守儿童”的活动,着重关心孩子的精神成长,比如多同留守儿童谈谈心,弥补孩子因亲情缺失而造成的情感空虚,多鼓励孩子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,提醒和建议在外打工的父母与孩子保持频繁的联系,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家的温暖,如果有需要则提供一些必要的生活帮助。
发表评论